重要提示:请在继续浏览茂硕资产网站前仔细阅读下文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本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点击“确认” 键,视为您已经阅读并愿意遵守本提示内容。
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本网站发布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公司对来源于第三方的信息及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不做任何保证。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销售要约,或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投资者应为风险识别、评估、承受能力较强的合格投资者,投资者应当认真阅读产品法律文件,了解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产品是否和所投资产品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确认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具有相应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并承诺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确认”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按“放弃”键,结束浏览本公司网站。
上海茂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过去两年里,在“资产荒”的背景下,充裕的资金在股市、债市、楼市和期货市场中“流窜”,资产泡沫此起彼伏。
“按下葫芦浮起瓢”,法兴中国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姚炜这样描述中国资产泡沫的轮动:
你在一个领域按下去,另一个领域又起来。政策制定者采取行动试图让一个市场降温,但另一个市场又膨胀起来。
在资金从一个市场“流窜”到另一个市场,资产泡沫不断轮动的背景下,明年货币政策如何走?
法兴报告指出,主要城市的住房价格飙涨以及金融杠杆上升已经成为最大的担忧,而同时资本流出压力仍存。2017年上半年,央行可能将谨慎地收紧信贷及流动性条件,直至经济放缓的速度超过决策者能够容忍的水平。但同时法兴认为,鉴于私营部门风险偏好减弱及外部存在大的不确定性,全面收紧及提高利率不太可能成为可行的选项。
中信证券也表示,明年大概率不会出现加准、加息等明显收紧的信号,“宽货币”下泡沫会在房地产新政的影响下迁移,而不大可能被刺破。
资金“流窜” 泡沫轮动
自2014年起,中国进入降息周期,资本市场流动性开始好转,在资金充裕的驱动下,资产泡沫在债市、股市、楼市、期货市场中此起彼伏。
2014年,债牛拉开序幕,同时在2014年年中股市开启牛市,A股持续上涨,2015年6月沪指一度站上5100点。
信达证券策略分析师谷永涛提及,尽管股债投资逻辑不同,也不处于同一个投资周期,但在强力的资金推动下,这一段时期内呈现出“双牛”。
然而,随着股市去杠杆及叠加外汇波动导致市场预期变化,2015年6月A股从高位急转直下,短短两个月之内,沪指就暴跌了45%。
股市泡沫破裂之后,资金从股市“流窜”到了楼市。
自2015年,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房价不断攀升,而从今年初开始,热门城市房价涨势更为疯狂。其中,深圳房价涨得最猛,部分区域已超北京、上海。
而随着房价迅猛上涨,购房者“恐慌性购房”,监管层纷纷出手调控。今年3月末,上海、深圳先后推出楼市新政,武汉、南京的调控政策也“如约而至”。今年“十一”前后,二十多个城市密集出台限购、限贷政策,堪称史上最严调控。楼市新政效果逐渐显现,资金入场意愿有所降低,房地产市场随之冷却下来。
就在楼市起伏的同时,2016年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明显变化。随着市场好转,对资金需求增加,期货市场交易量攀升。资金博弈加剧,导致期货市场剧烈波动。今年前4个月,铁矿石、螺纹钢价格累计涨幅均超50%,焦炭累计涨幅近50%。交易所也因此出手调控,商品市场出现一波回调。
在国庆假期楼市调控政策“轮番轰炸”后,楼市挤出的资金再度涌入商品期货,叠加去产能的影响,黑色系再度大涨。在交易所监管措施的“穷追不舍”之下,商品期货起起落落。
昨日(11月28日),天津、上海两地提高了首套住房的首付款比例,同时在首套房认定标准上也提出了“既认房又认贷”的要求,进一步收紧住房政策。
楼市调控,商品市场监管“穷追不舍”,那么,这些市场挤出的资金下一步将“流窜”到哪里?
信达证券认为,未来市场资金可能还会在不同的资产端活跃。充裕的流动性会在不同的资产价格上挤出泡沫。在大环境并未明显好转的情况下,资金的配置恐难以稳定。
申万宏源、中信证券及华泰证券等分析师们 “齐刷刷”看多明年A股。而当前A股的走势似乎正在应验分析师的预期。今日(11月29日),沪指盘中突破3300点,创11个月新高。
泡沫大迁移 A股将整体受益
中信证券秦培景、杨灵修表示,房地产是过去一年多来中国居民资产增量配置中最重要的选择,也是居民部门中规模最大,最具流动性吸纳能力的资产。2016年年底,楼市在高位被调控新政冷却,影响居民对房地产新增配置意愿和能力。
中信预计,2017年居民部门对房地产增量配置将明显降低,规模从2016年的23.7%(占GDP)回落至9.7%,同时对其他资产的配置会主动或被动地增加。房地产新政冷却楼市后带来的流动性挤出效应导致泡沫大迁移,会影响包括A股在内的各类资产。
“只要低利率和流动性宽松的大环境没有反转,那么地产新政挤出资金在其它资产之间的配置会带来泡沫大迁移,这种迁移体现在地产与其它各类资产之间,包括股市。因此,A股将受益于本轮泡沫大迁移”,中信证券在报告中提到。
中信证券指出, 2017年A股对资金的吸引能力将会增强。一方面,预计全部A股2017年盈利增速从2016年的4.4%回升至8.0%(其中金融/非金融:4.6%/13.1%);A股一致预期样本的2017年远期PEG已从4月的1.50下降到了1.15。
另一方面,市场迈过整固期,安全边际比较高:“国家队”影响趋弱,但对市场预期依然有稳定作用,而“T+0”交易模式对市场波动的抑制趋于缓解,且金融监管趋严的高峰已过。